• 免費咨詢熱線:400-0543-057
    電 話:0543-2213578
    傳 真:0543-2213579
    聯系人:耿經理 18266562777
    公司QQ:
    郵 箱:sdxiaoshimo@163.com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技術要點 >

    消失模鑄造的來源

    發表時間:2014-08-01 19:32
    1、國外消失模鑄造的發展簡史
        1956年美國人H.F.SHOYER開始了將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用于鑄造的試驗,并獲得成功,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1958年以專利的形式公布于眾,當時稱之為“無型腔鑄造”。起初,該法只是用來制造金屬雕像等藝術品鑄件,以后經過許多實踐和探索,1962年西德從美國引進專利,消失模鑄造法才開始被開發,并在不干膠貼標機工業上得到應用,消失模鑄造是一種近無余量、精確成型的新工藝,該工藝無需取模、無分型面、無砂芯,因而鑄件沒有飛邊、毛刺和拔模斜度,并減少了由于型芯組合而造成的尺寸誤差。
        1964年美國的T.R.SMITH發表了使用無粘結劑干砂造型生產消失模鑄件的專利。到了1967年,采用普通粘土砂和自硬砂的消失模鑄造法獲得了成功,并在許多國家得到了應用,生產了成千上萬噸鑄件,但無粘結劑干砂實型鑄造卻沒得到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在整個六十年代直至七十年代,消失模鑄造法僅限于單件小批生產,典型產品是汽車模具、機器底座、藝術品等。1968年,德國人E.KRYZMOWSKI在砂箱內抽成負壓進行澆注,取得了專利,即現在的消失模鑄造。
        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專利的制約,生產中使用無粘結劑干砂消失模鑄造受到限制;鑄造界與其他產業部門協調不夠;由于工藝不當、型砂和涂料不合適以及模型質量不高所導致的實型鑄件外觀及內在質量不夠好,造成了一部分人的等待、觀望甚至懷疑的態度,使得消失模鑄造法發展緩慢。
        1981年以后由于相應專利技術失效,再加上經過幾年努力,發泡聚苯乙烯原料珠粒有了很大進步、模型組合粘結劑質量改善、高質量涂料被研制成功等工藝技術的進步,消失模鑄造法得以迅速發展,并很快在生產上得到應用。1982年美國首先公開了世界上第一條生產復雜鋁鑄件的消失模鑄造生產線。至此,消失模鑄造作為一種全新的鑄造工藝方法被應用于生產。
    2、消失模鑄造在中國的發展簡史
        1979年,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中國最早開始了消失模鑄造的原理性試驗。同年,在全國鑄造工藝學會上發表了“消失模鑄造基本特性的研究”論文報告,在國內首次系統闡述了這一方法的特點和規律性。1982年,在大量實驗室試驗的基礎上,在光機所工廠建成了一條消失模鑄造實驗生產線。 “消失模鑄造技術開發及工業化應用”于1997年、1998年分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這是我國鑄造工業界科技成果中獲得的最高獎項。1998年被國家科技部列為“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99010202A)。九十年代開始以來,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理工大學、西安交大、山東金陽集團等也紛紛加入了消失模鑄造的研究。
    3、消失模鑄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美國學者C.Bates教授等發表《全球消失模生產技術和市場發展》的論文,比較詳細地論述了模樣制作、涂料、砂子緊實、澆注、充型和模樣熱解各個環節的成就和發展趨勢,許多北美的企業、高校和行業組織聯合起來,組成消失模鑄造聯盟,對該工藝進行進行開發研究,經過不懈的努力,使該工藝得到不斷的改善,工藝過程得到更好的控制,也逐漸被更多的鑄造界人士所認同,鑄造企業和鑄件的使用者都從中受益。
        1999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項市場市場調查表明,在未來的6到10年中,消失模工藝的前景一片光明。市場調查表明:在1990年,有6%的鋁合金鑄件是使用消失模鑄造工藝生產的。預計到2007年,將會有29%的鋁合金鑄件使用該工藝。從1997年起,灰鑄鐵和球鐵方面也有較大增長,目前約有2%的灰鑄鐵件是由消失模工藝生產的,預計到2009年將達到15%。
        消失模工藝不斷為人們所認識,也為新產品的生產提供了足夠的信心。通用(美國)、TEKSID(美國)、CASTI(意大利)、INTERMET(美國)、CITATION FORM(美國)、寶馬(德國)都已經引進了消失模鑄造工藝。
    4、消失模鑄造的應用現狀
        (一)消失模鑄造技術自九十年代開始在我國進入工業化應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的消失模鑄造工業具有了一定規模,成為鑄造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消失模鑄造技術也被國家重點推廣而成為改造傳統鑄造業應用最廣泛的高新技術。但總的來說,我國消失模鑄造的生產應用水平與發達國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國的消失模鑄造廠家大大小小有數百家。但大部分的工廠生產能力都不大(與國外動輒數萬噸的生產能力相比差距較大)。形成這種狀況,除了我國的消失模鑄造工業起步較晚之外,還因為很難接受技術和工藝的有償服務,這是我國企業的“通病”,消失模鑄造行業也不例外。我國的生產廠家過去在引進消失模鑄造時,過分注重硬件設備的引進,而忽視軟技術的引進。消失模鑄造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講,畢竟是新生事物,從接觸到理解到應用需要一個過程,是無法一蹉而就的?科髽I自身的技術力量去探索生產技術、產品工藝等,周期較長。所以,廠家在引進消失模鑄造工藝時,應當注意對技術和工藝的引進。
        (二)我國國產的消失模鑄造設備水平能基本滿足生產的需要,但提供者對于消失模鑄造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掌握卻差別不一。我們在引進消失模鑄造工藝時,應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價。
        (三)我國引進消失模鑄造的歷史不長,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消失模鑄造技術人才還不多。因此,技術人才的培養,是我國消失模鑄造工業迅速發展的迫切需要,F在,我國的消失模鑄造處于一個蓬勃發展的歷史時期,只要我們能夠吸取經驗教訓,并作出不懈的努力,前景將會一片光明。
    上一篇:消失模鑄造的工藝特點
    下一篇:消失模鑄造的主要優點
    色欲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